一是对制动系统缺乏必要的维护,刹车总泵杂质太多、密封不严、真空泵故障、制动油脏或几种制动油混合使用后的热气体阻力、制动总泵或副泵漏油、油箱或管路接口泄漏。二是由于操作不当,零件失效,如长期下坡会使制动片发热,制动毂碳化,和制动功能失效。
今天,我们讲刹车油。
它存在于储液室和刹车管道中,当车主做出刹车动作时,刹车油会快速均匀地把压力传到各制动轮缸,再推动制动片与制动鼓结合,从而产生制动作用,使汽车速度降下来。
翻开大多数汽车的保养手册,可以看到:刹车油建议更换里程是每2年或4万公里。
那么,刹车油为什么要换呢?
这,就要提到刹车油的敌人——水。
NO2:刹车油吸水性极强
刹车油和别的油液不一样,它,具有吸水性,刹车油含水是很危险的一件事情。
我们来看一个数据:
新车行驶1年时间即可吸入2%的水,18个月时水含量可达到3%,2年后为4.5%-5%。
![刹车管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清洗(二) 刹车管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清洗(二)]()
有些刹车油吸水较严重的车辆,在制动液油盖上就能看见水珠。
吸水性也是刹车油沸点下降的主要原因。
实验证明:当刹车油中的含水量达到3%时,刹车油的沸点会降低25%;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-8%时,刹车油的沸点则会降低50%以上。
也就是说,某款干沸点为210℃的刹车油,在18个月后,沸点就降为150℃左右(含水量为3%),如果刹车油的含水量达到7-8%,沸点可能已经降低到100°C左右。
但是,很不巧,作为 有理想有目标 一款质量性能优良的刹车油,必须要达到的条件之一是:沸点高、高温不易气化。
紧急刹车时,产生的制动高温会传递给刹车油,沸点降低导致其沸腾,于是水分蒸发产生气泡,形成气阻。气体在承受压力时体积急剧减小,曾经挥之即来的制动力,被刹车油中的气泡给“吃”掉了,严重时,车子会处于“裸奔”状态,制动力全无。
所以,国标规定:当刹车油含水量超过3%时需立即更换刹车油。
NO3:刹车油中的水从哪里来?
小编在这例举两个可疑位置:刹车油壶上的通气孔,以及刹车油管接头处。
剩下的欢迎补充!
![刹车管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清洗(二) 刹车管道为什么要定期进行清洗(二)]()
假如经常在空气较潮湿的地方行驶,且刹车系统密封性不到位,水汽就会通过上述两个可疑位置,悄悄进入到刹车系统内部,然后被刹车油吸收,并随着刹车油在刹车管道中四处游荡,最后逐渐在管道中积累产生杂质沉积物,影响刹车性能。